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自体与客体、客体关系(精神分析概念)

向程 2017-12-02
    浏览:83789
分享到:

  客体关系理论及自体心理学的基础概念:自体(Self)、客体(object)、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在详细讨论自体心理学及客体关系理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这些最基础的概念。

  什么是自体呢?狭义地理解就是自我(self)。其实“自体”是个很难界定及概念化的词,不仅因为许多学科(神学、心理学、哲学)都从不同的经验和角度来定义它,也因为理论家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见解,因而对其内涵产生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精神分析家认为,一个客观的自体概念势必依据于系统的、有距离的理性观察。

  关于自体,可能有许多理解。譬如,霍妮(Homey)对于自体一词的定义是真正的我或实证的(经验的)的我。某些时候,自体被视为主体、也被理解为自我(反省自我)。我们可以给出很多的关于自体的陈述,譬如:自体是一个人自己,而自我(Self)是人格的亚结构(哈特曼);自体是指一个人的全部,包括他的身体,它作为一个主体区别于周围的世界(雅各布森);自体是起源于自我的内部结构,位于自我之中,即自体表象(康伯格)。

  科胡特并不看重有距离的理性观察(这也许因为他的主要工作是治疗成人),也不同意上述关于自体的理解,特别是不同意康伯格的理解。他觉得自体是在精神分析情境的架构下显现或浮现出来的,其观察方法是对某人内在生命的一种“同理性融入”。他强调以一种内省及同理的方法学使分析师得以获取资料以便形成对患者自体的整合陈述。

  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具有内聚性的,在时间上持久的、空间上连续的、原始的中心和印象的容器,它是一个人从与环境(自体客体)的关系中浮现出来的。这里的自体概念是一个广义的自体概念。在人最初的自体结构中,天然地带有客体的属性,它既有一个客体——被理想化的双亲意向,也有一个主体——夸大的自体。

  然而,精神分析文献曾试图澄清自体以及该词所指涉的意识与经验到底是那一层级。例如:科胡特对自体的界定有狭义的及广义的区分,狭义的自体指自我表象(即康伯格所说的自体),而他的自体心理学中所用的一般是广义的自体。有趣的是,只有当科胡特在狭义地理解“自体”的这个词时,他才坚守传统对自体(即自我)的使用,即将它理解为一个特定的心灵或人格亚结构,亦即:自我(广义自体)内的一个自体再现。科胡特使用“自体”这个词的较常见用法是广义的“作为个体心理宇宙的中心”。而且,自体是无法言说的,只能借由对他人心理外显现象的内省和同理观察(神入)才能得知,接近于主体的概念。

  其实,对科胡特而言,自体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他比较喜欢用觉察及体验这样的用语来宽广的界定自体,认为自体是“一种单元,空间上连贯且时间上持久,它是开始激活的中心以及对各种外在印象的一个接收者”(即:印象的容器)。这样一来,科胡特的自体概念可以不必关联到“Self”这个概念,而与主体(subject)这个概念等同。

  自体表象( self represen tation): 又叫自我表象。指个体作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处时有关自我的精神表达或主观图像,或称自我影像。自我表象可以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或处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婴儿在早期与母体(自体客体)是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不能区别自己与客体之间的边界和差异。此时,他的自体表象实际上是自体与客体的混合表象,或者说两个表象是重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与客体的不断接触,婴儿逐渐将自我与客体分开,区别出我与非我、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这一区分过程是发展独立个体的心理前提。

  客体(object)一词最初是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时采用的。弗洛伊德使用这个词时,仅仅将客体定义为某种本能需要的满足物。也就是说,客体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是个体驱力(力比多)的指向物。从关系角度考察,客体是一个与主体(subject)即科胡特的“广义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它指个体作为主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或关联事物。换句话说,客体是对主体而言有意义、有价值的关系对象,是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客体可以指外在客体,也可以指内在客体,但在不特别注明情况下,“客体”一般指内在客体或客体表象而不是外在对象。这个内在客体或客体表象是个体对外在客体特别是对个体早年生活中的养育者的主观记录。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内在客体不应被视为单纯的记忆、表象而是包括记忆、表象、关系、体验在内的复杂结构。

  客体表象(representation of object)与自体表象相对应,是与“内在客体”相类似但内涵稍窄的词汇,它指个体内部精神世界中关于客体的主观影像。个体的客体表象与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客体往往并不完全吻合,甚至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婴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早年外在客体的记录并不是直接、完整而客观的,而是局部和想象性感知,并且可能存在歪曲。不过,正是这个关于客体的不客观的想象性感知,决定了个体对该客体的感受以及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客体关系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专业术语,指人格中内在的、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除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这两个基本构成之外,它还包括人际模式和内心体验两个维度。客体关系理论并不将客体关系一词用于描述现实的人际关系,而是指塑造个体当下人际互动模式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或主观印记,以区别于个体与外在客体的现实联系。

  当自体与客体发生现实关联时,外部客体将被主体纳入内心形成客体表象,自体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从客体表象中吸纳并内化人格元素,形成或进一步丰富自体表象的内容。一般而言,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对自体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是父母双亲影像,以及与早期养育相关的重要对象。不过这并不等于说客体表象建构了自体,也不能据此认为在内在客体形成之前自体内部什么都没有。实际上,自体天然地拥有一个原始“自体——客体”驱力内核,这是一个带能量的无意识的结构,具备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客体关系的一切可能。科胡特将其命名为“双极性自体”。客体关系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术语,指人格中内在的、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它包括人际模式和内心体验两个维度。客体关系理论并不将客体关系一词用于描述现实的人际关系,而是指塑造个体当下人际互动模式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或主观印记,以区别于个体与外在客体的现实联系。

  在自体内部,一个自体表象和一个对应的客体表象加上一个关系体验,构成一个完整的客体关系单元,众多的客体关系单元构成完整的客体关系世界。借助于内在客体关系的外化或投射过程,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客体建立现实联系,形成现实的人际关系。这一客体关系的外化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内在客体关系既可以存在于意识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前意识(下意识)或无意识状态。当某一客体关系或者对关系的记忆激发起个体无法忍受的焦虑或痛苦体验时,客体关系将被排除(防御)到意识范围之外。故而可以说,在内在客体关系中,无论是作为力比多指向物的客体表象,还是以体验而存在的自体表象或称自我(Self)结构的某些部分,既可能是意识的,也可能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

zitiketi.png

  个体生命的某一时刻,其自体表象、客体表象及内在客体关系,是既往所有发育阶段中对外在客体的摄入、体验和内化的积累效应。内在客体关系一经形成,个体将维持其稳定性并试图按照业已熟悉的方式与新的客体打交道。譬如,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时期,人们与陌生人见面的时候,都会期望新的关系和他们曾经熟悉的关系相似而不是不同,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但他们仍倾向于把陌生人当做某个熟悉的人来交往,以此确认新的体验是熟悉的,是不需要改变内在客体关系的。不过,积极健康的新的客体则试图维持其自身的意图和完整性,由此带来的压力将扭转这一惯性趋势,并迫使个体对原有内在客体关系做出修改或调整。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