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社交恐惧症

向程 2022-02-21
    浏览:952
分享到:

  社交恐惧是一种与“人际接触和交往”密切相关的恐惧体验,它被定义为:个体在一种或多种独立的社会情境中对来自他人观察、评价的害怕和因此丧失某种能力的恐惧。

  人们可能害怕在公共澡堂洗澡、公众场合吃饭、公开演讲等,害怕在这些场合受到他人的仔细观察、注视和消极评价,担心自己的行为表现令自己尴尬或丢脸,并因为这种害怕而丧失某种应对能力,或者陷入无所适从的感受中。于是,当事人要么逃离或回避这些令其恐惧的社会(人际)情境,要么在这些情境中忍受坚持,其结果是行为功能的进一步受损。

  社交恐惧大都属于“特定情境恐惧”。譬如,在各种各样的恐惧表征中,对公开演讲的强烈恐惧最为常见。DSM体系在“社交恐惧”基础上分出了一个亚类——“广泛性社交恐惧症”,以专指那些在几乎所有的人际情境中都感到恐惧的个体。不难理解,广泛性社交恐惧就是在所有的或大多数的社会情境中均感到不适和恐惧。不过在另外一些评估体系中,这个亚类又被称之为“回避型人格障碍”,而不作为“××恐惧症”来定义。因为个体感到恐惧的情形实在是太多、太普遍了,或者说“回避社交”已经成为他们的个人生活风格了,所以最好将其界定为“回避型人格”而不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略高于男性,大约有11%的男性和15%的女性在起人生的某一阶段会患有社交恐惧症(数据来源:詹姆斯.布彻《异常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版)。一般而言,特定对象恐惧症多发于儿童期,而社交恐惧症的起病较晚,通常在青春期(12-18岁)或成年早期(19-24岁)出现。

  临床研究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在社交恐惧的同时,通常还有其他症状表现,譬如焦虑障碍和抑郁状态。在我看来,这些焦虑和抑郁并非属于社交恐惧症的“共病”现象,而与当事人长期回避社会交往而导致的心理痛苦及困难局面相关。

  社交恐惧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特征,也可能只与某种特定情境相关,症状表现各异。某些社交恐惧可能还伴随有惊恐发作体验。


(案例一)

  陈先生是一位30岁牙医,他深居简出,有近10年的社交恐惧症发病史。他的问题是一直担心人们发现他在社交场合紧张不适,因此多年不与他人交往,不敢与人约会。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他尤其担心别人注意到他的下巴,经常咀嚼口香糖以掩饰自己的不自然,因为他觉得这样他的下巴就显得让不那么扭曲了。工作过程中他因为并不需要特别正视顾客,所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一旦离开牙医治疗室或手术室,需要与顾客面对面交流时,他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甚至胸闷气紧、惊恐发作,觉得自己快要疯了。因为这种惊恐症状总是出现在社交场合中,所以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陈先生第一次出现社交恐惧是在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高中女朋友因为考入另一所大学而提出和他分手。两个月后的假期,他发现女朋友与他的另一位男同学好上了,于是心理压力陡增,感到极度挫败和丢脸,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出现了惊恐体验,从此开始回避同学交往,渐渐发展为回避几乎所有的社会交往。


(案例二)

  郑先生是一位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老总,三十五岁的职业经历人,他的社交恐惧症状主要是开会和公开场合讲话时感到紧张,声音发颤,严重时语无伦次,甚至出现“忘词”的尴尬情形。

  青春期他是一位腼腆小男生,大学时代他显得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但是从未出现过社交不适和紧张。直到三年前,集团公司给他委派来一名女助理来协助他工作,这位女助理到岗后不久,他便开始出现社交恐惧症状了,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

  郑先生幼年生活在一个教师家庭,母亲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女教师,个子高大,身材悠长,喜欢身着浅色衣裙,这个记忆中的影像与他的女助手十分相似。自从来了这位女助理,他就不时地做噩梦,梦中反复出现的是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从楼梯上走下来的女人。当询问这个女人可能是谁时,他不太肯定地说“可能是记忆中小时候的母亲”。


  社交恐惧症有因可考。就咨询与临床经验而言,不同的社交恐惧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和心理动力学因素,我们可以根据恐惧体验的不同,对其原因进行大致的区分:

  (1)如果患者对社交环境从整体上感到不安全、害怕甚至恐慌,则属于比较原始的社交恐惧,这种恐惧可能与“分离焦虑”和陌生环境中的“不安全体验”有关,创伤源可能在三岁之前,譬如婴儿时期与母亲不恰当分离,或者缺乏必要的监护。

  (2)如果患者的紧张和恐惧与自我评价有关,并伴随有尴尬、羞愧与丢脸,而不是针对社交环境的整体不适,则属于3-6岁俄狄浦斯阶段以及青春期的自我认同问题,主要涉及“性别认同”和“阉割焦虑”。也可以从广义上的“性焦虑”角度来理解症状。

  (3)如果患者的交往恐惧只是针对特定的人际情境或特定交往对象,不具备一定程度的普遍特征,则要考察发生在过去的、被遗忘的、与这些特定情境和特定对象“相关联”的创伤事件,以及特定家庭教养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社交恐惧个体在特定人际情境和特定人物面前感到恐惧,并非他们感受到了实际上的威胁,而是一种具有符号特征的叠加性症状。或者说,现在的人际交往情境成功唤起了患者深藏无意识的、过去创伤事件造成的、未被当事人识别的恐惧。

  医学背景的临床工作者始终比较关注“认知因素”在社交恐惧症的产生与维持中起到的作用。CBT创始人贝克认为,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以为别人会拒绝自己,或者对自己进行消极评价,这使得他们在可能构成威胁、压力的情景和对象面前感到很脆弱。

  社交恐惧/焦虑的个体,他们脑海中的危险图式是:预期自己会有令人尴尬的不可接受的行为表现,从而导致被拒绝或失去地位。这样的心理预期导致他们会全神贯注于自己在社交情境中的肢体和行为反应,并且高估他人对自己焦虑的觉察。譬如,他们以为别人很容易看出他们的焦虑,这与实际情况往往相去甚远。社交情境中的强烈的自我审视,干扰了他们与他人的互动,降低了他们的人际互动技能,并进一步造成了人际互动的恶性循环。

  除了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也是常用的治疗技术。同时,经典的行为治疗技术中的暴露疗法或系统脱敏,在克服社交恐惧方面仍然具有临床价值。

  无论采用怎样的干预手段,我们都需要记住两句话。第一句,就当事人而言,越是回避害怕某个东西,那个东西就越是可怕;第二句,一个人越是不合常理地害怕某个东西,可能正好说明在无意识层面ta渴望得到(或遭遇)这个东西。


(南岛/向程)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